热门搜索关键词:
热门搜索关键词:
一、明确应用需求
在选光源前,先明确以下问题:
检测目标是什么?(如:表面缺陷、尺寸测量、二维码识别、颜色区分等)
被测物体的材质?(金属、塑料、玻璃、反光/吸光材料等)
物体表面特性?(光滑、粗糙、透明、半透明、有纹理等)
运动状态?(静态还是高速运动)
工作环境?(温度、湿度、空间限制、是否有粉尘)
二、光源类型选择(常见类型及适用场景)
光源类型-特点- 适用场景
LED光源-寿命长、稳定性高、响应快、可调光- 较常用,适用于大多数机器视觉场景
环形光-均匀照明,减少阴影-表面检测、常规拍照;
条形光 方向性强,突出边缘-边缘提取、轮廓检测;
同轴光(DOAL)- 垂直入射,减少反光-高反光表面(如金属、镜面)划痕检测;
背光-轮廓清晰,对比度高-尺寸测量、孔位检测、透明物体;
低角度光(暗场)-突出表面纹理、凹凸-划痕、压印、颗粒检测;
点光源-集中照明,高亮度-微小区域补光;
圆顶光(漫射光)-消除阴影和反光-复杂曲面、多角度反光物体;
三、光源颜色选择(波长)
不同颜色的光对成像效果影响很大:
颜色-波长(nm)-优点-应用建议
白光-5500K-接近自然光,适合彩色成像 - 颜色识别、通用检测;
红光-660-穿透力强,减少散射-塑料、硅片、红色滤光片配合使用;
蓝光-470-提高分辨率,增强表面细节-细微划痕、指纹、蓝紫敏感材料;
绿光-520-平衡穿透与细节-黄色物体检测(避免吸收);
红外(IR)>800穿透某些材料,避可见光干扰-半透明包装、内部结构检测;
紫外(UV) - 400 - 激发荧光-荧光标记、防伪检测;
技巧:被测物颜色越深,越容易吸收同色光;应选择互补色光源增强对比度。
四、关键参数考量
1.亮度与均匀性
足够亮度以保证相机短曝光
均匀性好,避免中心亮边缘暗
2.光照角度
正面光:通用
低角度(<30°):突出表面不平整
高角度或垂直:减少阴影
3.闪烁控制(Strobe Mode)
高速运动场景需使用脉冲光源,避免拖影
4.散热与寿命
长时间运行需考虑散热设计(如风扇、铝基板)
5.安装方式与空间匹配
是否有安装空间?是否需要定制支架?
五、选型流程建议
1.确定检测任务
2.分析物体特性(材质、颜色、表面)
3.初选光源类型(背光、同轴、低角度等)
4.选择光源颜色
5.实测打光效果(搭建原型测试)
6.优化角度、距离、亮度
7.结果定型并集成
六、实战技巧
使用“试光源套件”进行现场打光测试。
结合相机与镜头,整体调试(光源+镜头+相机=成像系统)。
多光源组合使用(如:主照明+辅助补光)。
封闭光路设计,防止环境光干扰。
七、推荐品牌(工业级)
思奥特智能
选机器视觉光源,请记住这几个口诀!
反光用同轴,轮廓用背光;
划痕打侧光,颜色选对比;
细节靠蓝光,穿透用红光;
曲面用圆顶,稳定选LED;